南开退休教授十年整理27万字《老子》笔记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4-11-30浏览次数:121

从理科思维解读中国道家经典著作《老子》同样别有洞天。近日,我校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退休教授王治宝的解读《老子》笔记完稿,长达27万字的笔记历经十年的潜心研究划上句号。

王治宝今年76岁,退休前一直从事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,研究过机器人控制系统、工业分布式控制系统、证券与期货交易系统等,与《老子》一书并无交集。2003年退休以后,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治宝开始阅读《老子》,读后很多内容不知所云。

由于常年从事科研培养出的探究精神,王治宝越是不懂就越想弄清其中的“道”,于是开始在书页空白处记笔记、写心得。从2003年至今,他陆陆续续读了近十轮的《老子》,从粗浅的分析到深入的探讨,王治宝的笔记越记越多,没想到一下整理出了27万字。

大学时期王治宝曾在我校数学系读了5年,他认为教科书中的定理都是经过已知、求证、证明得来是一种“有严重欠缺的思维定势”,读完后还是不知道定理最初如何思考而来。因此,在写《老子》笔记时,他不仅记录下对原文的解读,也记下了他从不懂到清晰的思考过程,希望给更多的人提供参考。

王治宝认为,《老子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,它用诗化的语言破除了宇宙之“道”的神秘性,创造了哲学史上的辉煌。但是这种诗化的语言也成为如今阅读此书的障碍,即便是很多哲学学者也有一些“玄之又玄”的理解,看完总觉得很不明了。

为了让他人能读懂《老子》,王治宝在笔记中引入了一些数学实例,来佐证其对原文的理解。例如在解释“将守道转化为守朴”一句时,王治宝举了计算数学中“将无穷的计算转化为有限的计算”的例子。他认为,《老子》书中的“道”是属于“无”的境域,既不易掌握,又不具有可操作性,于是老子在“有”的境域内找到近似于“道”的替代物,如“朴”“水”“牝”“婴”等,使其易于掌握。

在解读《老子》第一章中“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;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”时,王治宝认为,“妙”与“徼”出于同一个客观规律,只是一个抽象一个具体,都被命名为“玄”。在这里,他用加速度a是速度v关于时间t的导数、物体热容量C是热量W关于温度t的导数的例子,来说明从两个具体规律“徼”揭示出抽象规律“妙”。

整部笔记中,王治宝有一些区别以往学者的解读,他认为,“妙”是“玄”,“徼”也是“玄”,“玄之又玄”就是“徼”。由“徼”可知“妙”,“徼”就是“众妙之门”,或者说“玄之又玄”就是“众妙之门”。“玄”与“玄之又玄”都不神秘,“道”是可知的。

王治宝说,《老子》的“道”包含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,不应该只图字面的理解,而要贯穿整本书来思考老子所表达的思想。这是一本值得体悟与感知的书,即便起初不懂,经常翻看总有一天可以明白。

《老子》又称《道德经》,传说由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,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。《道德经》分为《道经》与《德经》,全文共约五千字,分为81章,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。

(自南开新闻网讯,记者 陆阳)

Baidu
sogou